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

科學之為物

雖然近年來許多報章雜誌充斥著〝科學〞這兩個字,科學教育也從小學就開始,但我還是得說─一如李察‧費曼於1963年所說的一般─〝這是個不科學的年代〞。
所謂科學,我對它最直接的描述會是〝尋求真理的方法〞;而藉此方法所得出的理論,便稱之為〝科學理論〞。雖然根據維基百科的條目所述,科學一詞同時具有上述兩種意思;但為了方便描述,也為了避免本質上的偏差,在本文中我特別將這兩個意思個別以一個詞語表示。
就本質上來說,科學一詞所指涉的是一個過程,這個過程是先以嚴謹的定義與推論來堆砌,再以事實來試煉─講白了就是常聽到的〝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〞。藉由這個判準,判斷一件事物是否科學─或者說〝是否為科學〞?應該是檢視其過程而非結論。在
朱恐龍的這篇文章中,有確實地指出這項研究在方法上的缺陷;就判斷一項研究是否科學,這樣的檢視方向是正確的。另外就是關於環保議題的研究,這些研究並不會因為許多科學家認為他是正確的,或是因為一些證據指出他應該是正確或不正確的而科學或不科學;至少就我所知,這項研究一直以來都是科學,畢竟整個的研究過程一直以來均符合〝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〞。
既然說環保相關研究是科學,是否代表其預測是正確的呢?這個問題在科學教育中,是個被嚴重忽視的問題;
也因為這個問題被忽視,因而造成人們對科學的認知有了重大的偏差!
如同之前所述,科學是〝追尋真理的方法〞;許多人會因此將它與〝真理〞做連結,殊不知,它充其量不過是個方法。即使到目前為止,人
類運用這個方法,使得科技有了長足的進步;但這僅僅代表〝可能〞運用科學得出〝可用〞的理論,從不代表運用科學所得出的理論都是真理。
如同有許多搞社會運動的人愛說正義,為的是自正義而來的〝權力〞;有許多人提科學,為的是它與真理連結後所出現的〝正確〞,好將其行為或主張正當化。但以此連結出發的科學,不過是將迷信換個外表之後重新出發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